🍃 leafwind.tw

Share this post

🍃 再見,Revue。我回來了,Substack

leafwind.substack.com

🍃 再見,Revue。我回來了,Substack

對讀者實在感到抱歉,搬了又搬 🤦‍♂️

leafwind
Dec 17, 2022
Share this post

🍃 再見,Revue。我回來了,Substack

leafwind.substack.com

早就預料馬斯克早晚會動到 Revue,只是當我看到推特決定要關閉 Revue,且非常倉促,只營運到一月,還是覺得來得太快。

我在 Revue 的電子報只發了六期,但一路從 422 成長到 480 訂閱者,卻還有兩期草稿沒發出,接下來也得搬離開那裡。

先偷渡一下之後可能會寫的蓼科高原

抱歉,但我真的需要一個酷酷的電子報平台

作為一個寫作者,我很不喜歡寫的文章需要被演算法推薦才能看到。有點像是我們彼此交換過聯絡方式了,每次都還得透過一個中間人,得問過他的意見才能講話。

電子報就是這樣一個能夠直接跟讀者溝通的管道,即使只看數據不如其他管道來得好,但這是一個聯繫的證明,雖然 Gmail 也是有在過濾,至少大部分都能送到信箱。

而電子報平台的門檻比較高,除了要有一個好用的編輯器、要能夠管理訂閱會員名單之外,還要考慮如何不被 Gmail 擋黑名單,無法像部落格或其他服務有現成的方法自己架設。

因此即使非常不願意,之後應該還是會使用別人的服務,首選就是這個之前用的 Substack。


Substack vs. Revue

曾經

kin ko
問我,為什麼(之前)要轉移到 Revue,我回答「因為它可以連動推特,快速找到我的推文並嵌入電子報」。

就這樣。

kin ko
也問我 Reveu 開信率如何,事實上遠比 Substack 低得多,我不確定是搬家後內容變得不吸引人,又或者單純是 Revue 比較容易被擋信,總之效果不好。

但當時的 Substack 還比現在更陽春,而我也覺得 Revue 的連動讓我整理自己的推特發文非常便利。

殊不知馬斯克入主之後給了推特另一種「言論自由」(他宣稱的),並且推特連動功能也常常漏東漏西,可能是原本推特就沒有花心力在維護。

後來 Substack 也有了自己的 App,還新增了 Chat、Podcast、Video 等功能、也增加了不少設定可以微調。

像投票也是以前沒有的功能,來試玩一下:

Loading...

這些都是 Revue 就算還會繼續營運,也跟不上的步調。


接下來

思考了一下,還是決定先搬回來 Substack,如果你原本曾經有訂閱〈東京疊塔〉,甚至更早的〈科科寫寫〉,沒有錯,都是我的電子報,只是過了幾年改了名字而已。

再次對之前跟著我搬遷的讀者感到非常抱歉,這次也把信箱清單同步,希望該收到的讀者都有收到,不想收到卻意外收到的,也不用對退訂感到有壓力,那並不會造成我任何困擾或不開心。

另外有興趣的話也可以試試看 Substack app,裡面有聊天功能,我也不知道用起來感覺如何,因為目前只有我自己。

Read 🍃 leafwind.tw in the Substack app
Available for iOS and Android

歡迎進來回饋給我閱讀想法或閒聊。

Share this post

🍃 再見,Revue。我回來了,Substack

leafwind.substack.com
Comments
TopNewCommunity

No posts

Ready for more?

© 2023 leafwind
Privacy ∙ Terms ∙ Collection notice
Start WritingGet the app
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writing